登录 | 注册
  • 工作动态
  • 索引号
    lxxzrzyj/2025-01258
  • 发布机构
    泸西县自然资源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10-27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初见成效

泸西县向阳乡,满地的万寿菊花竞相开放,田间水渠水流习习流淌,这是一块绿意盎然、风光秀丽的农田,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已变成绿色“宝地”,但在矿山生态修复之前,这里曾是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矿坑纵横、土壤贫瘠。一度水土流失严重的矿区,经过覆土、修渠、产业种植等综合整治,已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前


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后


泸西县旧城镇,曾经的“灰色矿坑”,煤尘飞扬、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山已蜕变为生机勃勃的致富良田。曾经开采让山头变得光秃秃,垃圾遍地,周边无人耕种,如今生态修复让矿山复绿重生、绿草如茵、修复后的区域植被生长良好,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既提升了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也为废弃矿山增添了自然生机与景观美感。为解决煤矿区遗留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泸西县12对关闭煤矿矿山修复紧紧转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问题,因地制宜,复垦复绿32.8042公顷,新增耕地10.8003公顷,新增耕地率为32.93%,完成土地平整面积24.5595公顷,完成复绿面积22.0021公顷。

从2021年开始,我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经实地调查核实全县共有254个图斑,编制了《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矿山生态修复采取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建则建的修复思路,通过采取地面建筑物拆除、场地清理、土地平整、覆土、土壤翻耕、土壤培肥、配套设施修建等工程。目前已完成了泸西县12对关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和泸西县2022年重点生态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治理工作。正全力推进云南红河哀牢山与岩溶断陷盆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共涉及81个图斑。该项目图斑面积143.8公顷,需修复面积137.75公顷,于2023年10月底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完成危岩体卸载9488m³,采坑回填119834.55m³,废石(渣)清理63219m³,砌筑截排水沟8454m,削坡8581m³,砌筑挡土墙8486.58m³,回填种植土335659.76m³,绿化工程22.39hm²,警示牌109个,修筑护栏7739.26m,建设蓄水池43座。有力推进了“产业新城、绿美泸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