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2-01539
-
发布机构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06-23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简述部门职能
(1)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研究拟订市场监督管理有关规范性文件,组织实施质量强县战略、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拟订并组织实施有关规划,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负责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许可。组织实施全县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许可等工作。落实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依法公示和共享有关信息,加强信用监管,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3)负责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组织实施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组织查处重大违法案件,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行为。
(4)负责监督管理市场秩序。依法监督管理市场交易、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组织查处价格收费违法违规、不正当竞争、违法直销传销、侵犯商标专利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指导广告业发展,监督管理广告活动;查处无照生产经营和有关无证生产经营行为。指导消费者协会开展消费维权工作。
(5)负责质量管理。拟订并组织实施质量发展的制度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重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组织产品质量事故调查,组织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工作,监督管理产品防伪工作。
(6)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承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和监督抽查工作,组织实施质量分级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负责纤维质量监督工作;负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
(7)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综合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工作,监督检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和锅炉环境保护标准的执行情况。
(8)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建立覆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消费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并组织实施,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推动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的机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核查处置和风险预警、风险交流工作;组织实施特殊食品监督管理;组织协调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重要信息直报制度;承担泸西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
(9)负责统一管理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执行国家计量制度,管理计量器具及量值传递溯源和计量比对工作;规范、监督商品量和市场计量行为。
(10)负责辖区标准化管理工作。组织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开展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工作;推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进开展各级各类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组织推动和监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贯彻实施;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
(11)负责认证认可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认证认可法律法规,宣传认证认可指南、准则、标准;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认证认可工作;负责认证认可的信息通报,指导企事业单位开展认证认可活动;组织实施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监督, 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负责对计量认证、实验室评审认可、产品质检机构审查认可的统一管理;管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依法监督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活动;受理认证认可的投诉和申诉、协助组织查处认证认可违法行为。
(12)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负责保护知识产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知识产权运用。
(13)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保健品安全监督管理。贯彻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保健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职责监督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保健品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保健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和处置工作;依法承担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保健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14)完成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15)有关职责分工。
a. 与县公安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建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县公安局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工作衔接机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决定。公安机关依法提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检验、鉴定、认定等协助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b. 与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的有关职责分工。(1)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负责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后,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管理。(2)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负责动植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环节、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3)两部门要建立食品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追溯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和工作衔接,形成监管合力。(4)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种养殖生产环节监督管理工作。
c. 与县卫生健康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县卫生健康局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会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县卫生健康局对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及时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对于得出不安全结论的食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监督管理中发现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应当及时向县卫生健康局提出建议。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县卫生健康局建立重大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互通报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
d. 与县林业和草原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县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依法可食用陆生野生动物从驯养繁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依法可食用陆生野生动物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后,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发现的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违法行为或案件线索,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e. 与县医疗保障局有关职责分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县医疗保障局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和药品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打击涉及药品安全方面的问题,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
2.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是泸西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加挂泸西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设内设机构14个,机关行政编制33名,事业编制10名。设局长1名(正科级),副局长4名(副科级)。设派出机构8个,行政编制36名,机构规格副科级,设所长8名(副科级)。其中:向阳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编制4名;三塘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编制4名;永宁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编制4名;午街铺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编制6名;金马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编制6名;旧城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编制6名;白水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编制6名。
3.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情况
围绕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聚集群众关切,紧盯风险程度、合格率较低以及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加大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点面结合,统筹兼顾,努力实现监督抽检全覆盖,按时完成风险监测任务。加强市场监管人员的食品药品安全管业务能力及技术能力提升。完成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许可,“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工作。建立程序更为便利、内容更为完善、流程更为优化、资源更为集约的市场准入新模式,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和人民的获得感。推行全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全县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检查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二)当年部门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围绕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目标2:聚集群众关切,紧盯风险程度、合格率较低以及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加大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目标3:点面结合,统筹兼顾,努力实现监督抽检全覆盖,按时完成风险监测任务。目标4:加强市场监管人员的食品药品安全管业务能力及技术能力提升。目标5:完成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许可,“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工作。建立程序更为便利、内容更为完善、流程更为优化、资源更为集约的市场准入新模式,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和人民的获得感。目标6:推行全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全县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检查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三)当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2021年,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推进方案》等精神,把全面绩效管理纳入新时期财政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纳入财政和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工作,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快建设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为全面落实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围绕综合改革目标任务,构建符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实际的绩效指标体系,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分工,明确财务科牵头,项目科室各负其责和具体配合,实施推进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公开、结果应用等工作。并于6月份和9月份组织了二次跟踪评价,通过跟踪评价,找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并进行了改正,为保证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实现和项目的圆满完成起到了很好促进。
(五)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1.预算批复情况
2021年,部门预算收入20197645.77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596104.79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13747.63元,卫生健康支出1435174.31元,住房保障支出952619.04元。
2.整体收支情况
2021年,支出合计17160916.94元。其中按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165894.00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92032.36元;卫生健康支出1455086.58元;城乡社区支出2520.00元;住房保障支出945384.00元。按支出性质和经济分类:基本支出17132489.54元(其中人员经费16445280.55元,公用经费687208.99元);项目支出28427.40元。
3.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服务实际支出11165894.00元,比预算14596104.79元减少3430210.79元,减少23.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92032.36元,比预算3213747.63元增加378284.73元,增加11.77%;卫生健康支出1455086.58元,比预算支出1435174.31元增加19912.27元,增加1.39%;城乡社区支出增加2520.00元;住房保障实际支出945384.00元,比预算952619.04元减少7235.04元,减少0.76%。
差异原因分析。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减少,原因为在职人员公用经费减少;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加,主要原因为养老保险等增加;住房保障支出减少主要是因为人员中途退休;卫生健康支出主要是行政单位医疗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增加。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围绕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在泸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年共开展党员教育活动40次,发展非公党员12名。
2、聚集群众关切,紧盯风险程度、合格率较低以及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加大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四个最严,加强药品安全质量监管。坚持“四个最严”“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治理体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开展隐患排查,切实防控风险,严惩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今年以来,共检查涉药单位233家次,出动执法人员576人次,车辆142台次。检查食品经营户3985户次,完成疫情防控期间食品专项检查9个批次,对全县1396家餐饮店实施监管。
3、点面结合,统筹兼顾,努力实现监督抽检全覆盖,按时完成风险监测任务。食品流通环节抽检54批次,合格54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240批次,合格238批次,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2批次为风险监测产品,已向被抽检单位送达《检验报告单》《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检验结果告知书》《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送达回证》,同时责令农产品销售点立即整改。
4、加强市场监管人员的食品药品安全管业务能力及技术能力提升。2021年,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渠道,多方面加强人员队伍和能力建设,组织全局职工参加国家总局网络学院培训,要求所有参训人员每人不低于50学时,同时组织人员积极参与省局和州局的专项培训,共参与培训8次,培训人数达140余人次。
5、完成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许可,“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工作。建立程序更为便利、内容更为完善、流程更为优化、资源更为集约的市场准入新模式,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和人民的获得感。
我局与国家局、省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步启动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现已与全省步调统一,“多证合一”改革实行“四十证合一”,整合涉及 22 个部门的 40 项涉企证照整合事项目。
2021年,全县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27166户,其中:国有企业386户,比去年的344户增加42户,注册资本为596334.61万元。
私营企业总数为3497户,比去年同期的3088户增加409户,注册资本为1979218.04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440户,比去年同期的437户增3 户。注册资本为54149.67万元。
个体工商户总数22843户,去年同期的19605户增加 3238户,注册资本为299684.70万元。
6、推行全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全县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检查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2021年,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全面提升我县营商环境为目标,全面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职责,落实群众办事“只上一张网、只进一扇门、只对一个窗、最多跑一次”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为重点,切实推进行政许可服务便民化,全面提高行政许可效率和质量。全年办理登记注册企业497户,个体工商户3066户;办理全程电子化企业462户;办理简易注销企业81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32件。
(二)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2021年,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圆满完成各项预定绩效目标,不存在未完成情况。
三、绩效自评结论
2021年,单位按照年初绩效目标,认真推进各项绩效指标落实,狠抓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圆满完成各项工作。2021年整体支出绩效自评为优,自评分99.90分。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
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实有在职人员89人,年初固定资产原值20383801.42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0383801.42元,无变动,实有车辆11辆,全年财政拨款支出17160916.94元,年末结转结余112223.89元。
(二)过程情况分析
1、前期准备。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财务产,并组织业务科室相关人员对照绩效指标负责各个阶段的动态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制订完善《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等制度。
2、组织实施
根据绩效评价要求及考核办法,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自评方案进行研究和布署,党组成员、机关各科室及局属各单位全程参与,按照自评方案的要求,对照各实施项目的内容逐条逐项自评。在自评过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偏差,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
(三)产出情况分析
数量指标15个。开展党建活动目标12次,完成36次;开展党员教育管理集中培训,目标1次,完成12次;建设“红色驿站”目标1个,完成1个;培养非公党员,目标10名,完成10名;各类业务培训目标5次,完成8次;清查规范环境卫生不达标餐饮服务单位目标50户,完成1356户,完成远超目标的原因为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食品抽查批次目标10批次,完成14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批次目标,完成240批次;完成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许可目标500户,完成27166户;农村食品安全规范化示范店建设目标1户,完成1户;开展打击传销整治行动目标1次,完成1次;安全科普宣传与法治教育目标2次,完成4次。
质量指标11个。环境卫生不达标餐饮服务单位清查规范覆盖率目标90%,完成率100%;品种、批次抽检全检率100%,完成;案件查处率100%,完成;不合格样品处置率100%,完成;农村食品安全规范化示范店建设验收通过率100%,完成;食品抽检检测完成率100%,完成;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90%,完成90%;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率0,全年没有发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检查覆盖率100%,完成;预算资金使用率90%,完成84.96,原因为县财政资金困难,没有兑现支付。
(四)效果情况分析
达到年初预算绩效目标,圆满完成各项具定目标。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基层执法监管力量不足。基层所监管职能增加而人员并未充实,基层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基层执法条件比较差,执法车辆、快检设备等基础设备缺乏。干部队伍人员年龄老化,综合素质和能力与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二是检验检测能力不足。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新的经营模式、消费模式不断涌现,这些都给监管工作带来新问题、新挑战。我县目前没有建立统一的检验检测机构,存在散和弱的问题,产品检验只能送到县外和州外,送检距离远和检验周期长,严重影响到检验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也加大了后续处理的难度。三是监管经费难以得到保障。我局完成“三合一”后,市场监管职能得到整合,但与之相应的人员、办公经费未作相应调整,甚至出现较大削减。只能新增临时人员,缓解人员不足,但实际工作中经费往往捉襟见肘,国家和省级每年下达我局食品安全检验和风险监测任务1500余批次左右,配套资金尚没有固定的来源,市场监督部门全面履行食品监管任务后。当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建设,要建立覆盖食品监管全领域、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系统,亟需得到财力支持才能实现。
(二)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强化“服务发展是第一要务”思想,推进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做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续跟进工作。围绕提升辖区经济质量、优化审批服务,主动研究简政放权、便民利民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做好下放登记权限、简化审批流程。
强化“监管执法是第一责任”理念,推进市场监管履职到位。一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二是依法查处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三是切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加强日常监管,扎实开展食品经营企业全面调查摸底,建立问题库。牢固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定期开展“四品一械”整治,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舆情应急管理机制,着力提高药械不良反应信息收集、分析、预警能力。
强化“队伍建设是第一保障”要求,促进队伍能力素质提升。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1、组织保障得力,责任明确。局党组高度重视绩效自评工作,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绩效自评工作总体要求,对评价依据,评价目的,考评对象,方法步骤,工作进度做出具体安排,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将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确保了自评工作组织到位,责任到位,项目到位;
2、加强业务指导,确保自评质量。高度重视绩效自评工作,按绩效自评工作要求,及时收集有关资料,在总结以往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各个项目二、三级指标的设置及评分标准的业务指导,反复与各项目单位进行商讨,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合理设定指标,以便对项目绩效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对各单位上报的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认真审核,重点分析未完成绩效目标及指标的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共同努力,保证自评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好;
3、执行评价规则,强化自评实效。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和《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及各级绩效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切实履行部门主体责任、确保评价客观真实。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附件1: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2: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4月16日
附件【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相关表格.xlsx】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首页
魅力泸西
新闻资讯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滇公网安备 532527022527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