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2-01552
  • 发布机构
    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6-24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泸西县财政局文件泸财﹝2022﹞38号,《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工作部署,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强化支出责任,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泸西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政发〔2020〕34号)等相关规定和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并认真对2021年度整体支出绩效作出自评,现将自评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部门职能职责。
  (1)负责林业和草原及其生态修复保护的监督管理。贯彻执行林业和草原及其生态修复保护的政策、规划、标准。组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并统一发布有关信息。承担林业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工作。
  (2)组织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造林绿化工作。组织实施林业和草原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导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指导、监督全民义务植树、城乡绿化工作。指导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承担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
  (3)负责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组织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并监督执行。负责林地管理,拟订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国有林区的国有森林资源。负责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审核和报批,组织实施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划定,指导公益林管理工作。负责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监督管理草原的开发利用。负责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拟订湿地保护规划,监督管理湿地的开发利用。
  (4)负责监督管理荒漠化防治工作。组织开展荒漠调查,组织拟订石漠化防治及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规划,贯彻执行有关标准和规定,监督管理石漠化、沙化土地的开发利用。
  (5)负责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监督管理,以及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调查、管理。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拟订及调整泸西县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植物名录。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的救护繁育、栖息地恢复发展、疫源疫病监测,监督管理陆生野生动植物猎捕或采集、驯养繁殖或培植、经营利用,按分工监督管理报批野生动植物进出口。
  (6)负责监督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拟订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组织开展国家公园的划定、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提出新建、调整各类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自然保护地的审核建议并按程序报批。负责国家级和省级、州级、县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等的审核报批和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审核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申报。负责森林旅游发展的规划、指导、管理和监督。组织开展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划定、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工作。
  (7)负责推进林业和草原改革和产业发展相关工作。拟订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草原等重大改革意见并监督实施。贯彻执行林业和草原发展、维护林业和草原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指导农村林地承包经营和林权流转。指导监督林下经济发展。开展退耕(牧)还林还草,负责天然林保护工作。
  (8)贯彻执行林业和草原资源优化配置及木材合理利用政策,以及相关林业和草原产业国家和省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林产品质量监督,指导生态扶贫有关工作。  
  (9)指导国有林场基本建设和发展。组织林木种子、草种种质资源调查,组织建立种质资源库,负责良种选育推广,管理林木种苗、草种生产经营行为,监管林木种苗、草种质量。监督管理林业和草原生物种质资源、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指导和监督生态定位站和生态体系建设。
  (10)负责落实综合减灾规划有关要求,组织编制森林和草原火灾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组织指导国有(集体)林场、林区和草原开展宣传教育、监测预警、督促检查等防火工作。负责林业和草原灾害统计评估及恢复重建工作。
  (11)监督管理林业和草原资金和国有资产,提出林业和草原预算内投资和国家、省、州、县财政性资金安排意见,审批、核准规划内年度计划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贯彻执行林业和草原经济调节政策,组织实施林业和草原生态补偿工作。负责林业和草原经济运行分析。
  (12)负责林业和草原科技、教育、宣传、培训等工作,负责林业和草原人才队伍建设,承担湿地、防治荒漠化、濒危野生动植物等国际公约履约工作。
  (13)完成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属于县财政全额拨款预算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内设11个科室分别是办公室、政策法规科、生态保护修复科、森林资源管理科、草原管理科、野生动植物保护科、自然保护地和湿地管理科、林业草原改革与产业发展科、森林和草原防火科、规划财务科、人事科。
  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设机构1个,核定行政编制数9人,现有在职职工15人,12人为行政人员,3人为工勤人员。
  3.2021年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情况。
  (1)抓党政建设,突出党建引领林草新发展。
  (2)抓精神落实,全力做好疫情防管控工作。
  (3)抓精准扶贫,突出生态补偿脱贫惠民生。
  (4)抓造林绿化,突出践行绿色发展新思路。
  (5)抓资源管护,突出造管并重护林新举措。
  (6)抓宣传报道,突出林草生态建设新使命。
  (二)当年部门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全面提高森林覆盖率为总目标,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稳步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陡坡地治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自然公园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积极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全力做好建设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利用绿水青山三篇文章,构筑云南重要生态屏障区。
  持续加大以林草植被为主的生态系统修复,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陡坡地治理、石漠化治理、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生态修复,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修复,不断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三)当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1.推进林业生态绿县,构建林业生态体系。抓住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机遇,积极做好林业项目储备,积极主动与省州林业部门汇报请示,从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入手,争取更多的林业项目到我县落地,组织实施区域城区面山植被恢复绿化、低产低效林改造、石漠化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国有林区公路建设、泸西县通道面山绿化工程、云南泸西现代林业生态园建设项目、云南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泸西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云南泸西白石岩国家石漠公园建设项目、泸西县乡村振兴人居环提升改造项目、泸西县石漠化治理工程,泸西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
  2.推进林业产业富县,构建林业产业体系。建立区域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培育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以党总支联服务社连龙头企业产业全覆盖模式发展培育林业产业;培育林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努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特色经济林产业、林下资源开发产业等,构建泸西林业产业体系。
  3.通过《云南省地方财政预算标准化管理平台》编制填录了2021年度部门整体绩效目标。2021年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度部门整体支出设置产出绩效指标54条(其中:数量指标28条;质量指标22条;时效指标3条;成本指标1条),效益指标3条,满意度指标2条。经自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编制质量控制得体,具体指标值设置规范、科学、完整。
  (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2021年,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财务科牵头认真贯彻《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推进方案》等精神,把全面绩效管理纳入新时期财政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纳入财政和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工作,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快建设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五)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1)预算批复情况
  本单位严格按照(泸西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部门预算批复的通知)要求,对本单位预算批复项目严格执行文件要求,做到每一笔资金的支出都严格把关,做到专款专用,未挪用、占用项目资金,严格执行预算批复要求,按时按量对批复项目进行预算公开,2021年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预算批复26个项目,预算资金4412.46万元。
  (2)整体收支情况
  本年度收入合计3449.3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449.29万元,上年收入合计5226.86万元,较上年减少了1777.57万元,减少了34%;本年度支出合计3450.43万元,上年支出合计6410.52万元,较上年减少了2960.09万元,减少了46.17%,其中本年基本支出1418.82万元,上年基本支出1338.24万元,较上年增加了80.57万元,增加了6.02%,本年项目支出2031.60万元,上年项目支出5072.27,较上年减少了3040.67万元,减少了59.94%。
  本年支出按功能分类支3448.41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5.11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21.12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21.96万元,农林水支出2582.5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8.81万元。
  本年“三公”经费支出8.20万元,上年三公经费支出26.74万元,较上年减少了18.54万元,减少了69.33,其中:公务接待费0.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99万元。
  本年年未结转107.4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32.91万元:主要是2130201行政运行0.0611万元;2130204事业机构17.74万元;2130205森林资源培育0.37万元;2130211动物植保1.55万元;2130221产业化管理0.71万元;2130234林业草原防灾减灾12.69万元;2130299其他林业和草原支出62.7万元;项目支出结转74.50万元包含:2110699其他退耕还林支出7.73万元、2120899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86万元、2130205森林培育1.34万元、2130299其他林业和草原支出62.56万元。
  (3)资产情况。
  我单位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制度,对单位公共财产物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新增的每一项资产都按照新增资产要求做到一物一卡,卡片明细到使用部门,管理部门,使用人,以方便过后资产的清查核实,对取得的资产实物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做到账实相符。
  对单位固定资产统一采购、多人经办,每年年初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做好采购预算数,采购时提前做好采购计划,采购实行多人经办、“货比三家”,并按政府采购程序和有关规定加强采购手续。年底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核对、处理。
  2021年年底资产共计5221.1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110.91万元、流动资产1110.23万元。
  (4)预算执行情况
  (一)组织保障:为全面落实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围绕综合改革目标任务,构建符合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实际的绩效指标体系,在县级预算绩效管理配套制度建设上,制定完善(泸林草通[2021]20号)《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林草通[2021]19号)全面绩效管理文件,成立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分工,明确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财务科牵头,项目对应站所各负其责和具体配合,实施推进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公开、结果应用等工作。
  (二)落实联络员: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协调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财务科,在每年的预算编制、绩效评价等工作,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相关工作推进,相关项目站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联络员分别由各项目实施站所负责人担任。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本部门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指标实施各项工作,并达到预期效果,但还是存在少部分未达到预期要求,具体完成情况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为准,详细下表: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指标值

指标完成情况

绩效目标是否完成

完成情况说明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森林资源管护补助面积

≥554700亩

679600亩

森林资源管护补助面积679600亩

森林资源管护宣传次数

≥2次

23次

森林资源管护宣传23次

造育林面积

≥14000

14700亩

造育林面积14700亩

造育林补助宣传次数

≥2次

2

造育林补助宣传2次

森林资源防灾减灾演练

≥2次

10次

森林资源防灾减灾演练10次

开展党建活动

≥20次

35次

开展党建活动35次

退耕还林

≥4000亩

5000亩

退耕还林5000亩

防护林工程退化林修复

≥5000亩

6000亩

防护林工程退化林修复6000亩

造林面积

≥2000亩

5700亩

造林面积5700亩

召开各类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题会议

≥5次

89次

召开各类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题会议89次

森林防火期内组织专项督查

≥10次

16次

森林防火期内组织专项督查16次

县乡(镇)村组逐级签定防火责任书

≥95份

575份

县乡(镇)村组逐级签定防火责任书575份

植被恢复建设

≥500亩

2001.2835亩

植被恢复建设2001.2835亩

森林蓄积量

≥2500000立方米

2493125立方米

森林蓄积量2493125立方米

天然林资源保护

≥24500亩

110600亩

天然林资源保护110600亩

生态防火隔离带

≥7000公里

7000公里

生态防火隔离带完成7000公里

年度森林火灾次数

≤101次

0次

年度森林火灾次数0次

陡坡地生态治理

≥5000亩

4000亩

陡坡地生态治理4000亩

完成通道面山绿化面积

≥5.75万亩

5.75万亩

完成通道门山绿化面积1.25万亩,经济林4.5万亩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

≥10000亩

2.58万亩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2.58万亩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

≥5次

13次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13次

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4000平方公里

6006亩

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6亩

完成石漠化治理

≥2000万亩

15平方公里

预算数据与实际完成情况存在差异,已实际完成为准。

野生动植物普法宣传教育

≥2次

5次

野生动植物普法宣传教育5次

发放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资料

≥1000份

15000份

发放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资料15000份

草原生物灾害防治面积

≥40000亩

20000亩

草原生物灾害防治面积20000亩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

≥2000万元

2920万元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920万元

争取上级资金

≥1500万元

1500万元

争取上级资金1500万元

质量指标

获补对象准确率

=100%

100.00%

获补对象准确率100%

补助兑现准确率

=100%

100.00%

补助兑现准确率100%

补助事项公示度

≥100%

100.00%

补助事项公示度100%

预算资金使用率

=100%

100.00%

预算资金使用率100%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管护完成率

=100%

100.00%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管护完成率100%

森林火灾当日扑灭率

≥98%

100%%

森林火灾当日扑灭率100%

森林火灾查处率

≥80%

100%%

森林火灾查处率100%

卫星热点2小时内核查反馈率

≥98%

100%%

卫星热点2小时内核查反馈率100%

责任状签订率

≥100%

100%%

责任状签订率100%

护林员上岗到位率

≥100%

100%%

护林员上岗到位率100%

公益林有效管护率

≥100%

100%%

公益林有效管护率100%

火灾隐患排查率

≥100%

100%%

火灾隐患排查率100%

森林火灾受害率

≤5%

0.00%

森林火灾受害率0%

种苗产地检疫率

≥100%

100%%

种苗产地检疫率100%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当期任务完成率

≥100%

100%%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当期任务完成率100%

森林病虫害测报准确率

≥98%

98.00%

森林病虫害测报准确率98%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0.4%

0.10%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0.10%

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

≥85%

100%%

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100%

林业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

≥100%

100%%

林业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100%

湿地保护率

≥90%

78%%

湿地保护率78%

林业违法案件查处率

≥100%

100%%

林业违法案件查处率100%

时效指标

各项工作完成及时率

≥100%

100%%

各项工作完成及时率

林木采伐许可证办理及时率

≥100%

100%%

林木采伐许可证办理及时率100%

火情上报及时率

≥100%

100%%

火情上报及时率100%

成本指标

“三公经费”控制率

≤100%

75.00%

“三公经费”控制率

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带动人均增收

≥2000元

2000元

带动人均增收2000元

社会效益指标

维护全县林区治安稳定

有效维护

有效维护

有效维护维护全县林区治安稳定

生态效益指标

森林覆盖率

≥56%

56%

森林覆盖率56%

满意度指标

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内部干部职工满意度

≥98%

98%

内部干部职工满意度98%

群众满意度

≥95%

95%

群众满意度95%

 
  (二)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本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未完成的原因一是预算时存在测算数据不准确,导致具体实施时与预算存在差异。二是根据上级下达项目要求缩减项目规模或增加项目规模,导致与年初数存在差异。
  三、绩效自评结论
  我单位支出绩效总体良好,各项目标达到了相应时期执行进度,各项目经费按预算实施,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都得到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实施效果。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
  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显示,我单位绩效管理情况较为理想,达到了年初设定的各项绩效目标。所有资金使用严格按审批程序办理、操作规范,会计核算结果真实、准确,各项支出严格按照各项制度执行。
  生态修复进展顺利工程造林任务圆满完成。严格按照“一手抓精准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要求,确保造林工作圆满完成。投入资金 1.1亿元,完成云南省陡坡地治理工程4000亩,退耕还林5000亩,12500亩通道面山绿化任务,新增造林面积2700亩,南盘江沿岸封山育林12000亩,退化林修复6000亩,全县培育川滇桤木、红椿、海南黄花梨等工程造林、观赏苗木300余万株(工程造林苗木220余万株、观赏苗木80余万株)。苗木长势良好,质优量足,能够满足全县造林绿化工程需要。
  环保攻坚积极推进,2021年本单位共投资资金1614万元,组织实施12个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和6个其他建设项目(投资45万元实施2021年永宁乡阿鲁村小组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50万元实施2021年中枢镇大挨来村小组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36.54万元实施2021年三塘乡大二塘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24.3万元实施2021年旧城镇黑舍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59万元实施2021年金马镇吉摆大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58.9万元实施2021年金马镇嘉乐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53.74万元实施2021年向阳乡勺布白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58.28万元实施2021年午街铺镇石滚子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55.55万元实施2021年白水镇小华西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58万元实施2021年中枢镇羊格黑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150万元实施2021年泸西县大中寨国有贫困林场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项目;投资20万元实施2021年中枢镇神树坡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实施2021年大中寨国有贫困林场生态修复项目;投资20万元实施2021年泸西县大中寨国有欠发达林场林区道路防止水毁植树项目;投资4480万元实施林业贷款贴息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国有林区林分质量及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积极落实惠农富农政策。一是12月底前完成兑现新一轮退耕还林及陡坡地治理项目现金补助1010万元,权属为集体的国家级公益林所有者补偿费445.1万元,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106.5万元;二是发放318名公益林护林员管护劳务费190.8万元,300名生态护林员管护劳务费240万元;兑现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106.5万元,涉及342个集体小组87户(个人)。
  资源管护成效显著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认真抓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防治、检疫等各项工作。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58万亩,无公害防治面积2.58万亩,无公害防治率100%;种苗产地检疫0.007万亩,检疫率100%;检疫木材2572立方米,苗木64.6017万株。
  .依法治林维护稳定。一是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森林督查及林地“一张图”工作,依法查办各类林业违法案件30起,处理违法行为人31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71余万元,有力维护全县林区治安稳定;二是调解涉林纠纷4起,维护林农合法权益;三是依法审批林木采伐许可证320份,采伐蓄积12474.89立方米;四是上报审批林地建设项目11个,面积133.4189余公顷,交纳森林植被恢复费1106.7804余万元。
  (二)过程情况分析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再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二级、三级指标”是评价内容的主要表述;“指标解释、指标说明”是评价内容的具体表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指标,是评价表的核心部分,不同的层级在具体指标上各不相同;“指标分值”是根据指标在评价中所处的重要性、历史情况、经验数据、不同层级和不同项目等方面而得出的一个理想分值;“评分标准”是标准化的细化,对于达不到标准的扣分;“评价得分”是标准分减去扣分后的实际得分;将各项得分累加可得出最终得分,在按照绩效目标表设置要求制定本部门绩效目标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
  (二)产出情况分析
  本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产出指标按照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对照年度工作任务,制定绩效指标,数量指标:森林资源管护补助面积679600亩,森林资源管护宣传23次,造育林面积14700亩,造育林补助宣传2次,森林资源防灾减灾演练10次,开展党建活动35次,退耕还林5000亩,防护林工程退化林修复6000亩,造林面积5700亩,召开各类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题会议89次,森林防火期内组织专项督查,森林防火期内组织专项督查16次,县乡(镇)村组逐级签定防火责任书575份,县乡(镇)村组逐级签定防火责任书575份,植被恢复建设2001.2835亩,森林蓄积量2493125立方米,天然林资源保护110600亩,生态防火隔离带完成7000公里,年度森林火灾次数0次,陡坡地生态治理4000亩,完成通道门山绿化面积1.25万亩,经济林4.5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2.58万亩,林业有害生物监测13次,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6亩,野生动植物普法宣传教育5次,发放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资料15000份,草原生物灾害防治面积20000亩,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920万元。质量指标:获补对象准确率100%,补助兑现准确率100%,补助事项公示度100%,预算资金使用率100%,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管护完成率100%,森林火灾当日扑灭率100%,森林火灾查处率100%,卫星热点2小时内核查反馈率100%,责任状签订率100%,护林员上岗到位率100%,公益林有效管护率100%,火灾隐患排查率100%,森林火灾受害率0%,种苗产地检疫率100%,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当期任务完成率100%,森林病虫害测报准确率98%,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0.10%,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100%,林业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100%,湿地保护率78%,林业违法案件查处率100%。
  (四)效果情况分析
  本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效益指标有4条,经济指标1条,带动人均增收2000元;社会效益指标1条,维护全县林区治安稳定;生态效益指标1条,森林覆盖率达56%;满意度指标2条,内部干部职工满意度98%,群众满意度95%。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项目资金支付进度滞后。
  2、内控制度需进一步完善,随着资金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单位内部机构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费用报销规程等制度,但仍需进一步强化财务约束监督体制。
  (二)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1、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到位率,做准做全基本支出预算,做全项目支出预算,加强预算支出的审核、跟踪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提高预算编制严谨性和可控性。 
  2、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实行项目管理程序化,实现项目申报、实施、拨付、评价全流程监督与控制,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3、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能,更好地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4、完善资产管理,抓好“三公”经费控制。严格编制政府采购年初预算和计划,规范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出租出借和收入管理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等,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和约束机关理财行为和程序,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支出改革的特点,不断更新管理思路,在规范财务收支和控制经费增长上,创新管理手段,用新思路、新方法,改进完善财务管理方法。按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效益考评制度体系,牢固树立行政成本意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附件1: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2: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
  2021年4月20日


附件【泸西县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