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2-01548
  • 发布机构
    泸西县科学技术协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6-24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立项背景
  2021年以来,县科协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科协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全县各级科协组织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履行“四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全县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改善科普设施,提升科普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开展产学研项目对接。
  2.项目立项依据
  根据州科协年度计划指标和《中共泸西县委组织部 泸西县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做好2021年农函大招生工作的通知》(泸科协联字〔2021〕1号)开展农函大教育培训,其中:统办专业600人次、特色专业100人次、田间地头短期培训1000人次。根据《云南省科普大篷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2021年科普大篷车工作计划表》,科普大篷车活动不低于7次,发放科普资料不低于5000份,行驶里程不低于1000公里,受众人数不低于1.5万人。为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实施情况
  2021年5月完成“泸西县2021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项目。2021年9月完成“泸西县2021年科普专项经费”项目。
  4.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1)资金投入
  项目1:“泸西县2021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财政资金3万元,自筹资金0元。
  项目2:“泸西县2021年科普专项经费”,财政资金3万元,自筹资金0元。
  (2)使用情况
  2个项目预算总投资29.16万元,县财政按时把资金下拨到单位。5月积极完成“泸西县2021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项目1个,支付了3万元,完成了预算资金。9月泸西县2021年科普专项经费,支付了14.17万元,10月支付了1.38万元,2个项目共支付18.55万元,余10.61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
  项目1:泸西县2021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
  1.项目绩效总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创新基层科普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提升基层科普服务的覆盖面、实效性和获得感,增加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促进科普公平普惠,实现我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厚植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与科普分中心1个,制作科普知识读本20000本。
  项目2:泸西县2021年科普专项经费
  1.项目绩效总目标。积极开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积极开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积极开展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积极开展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积极开展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科普培训不低于1900人;科普大篷车活动不低于10次,发放科普资料不低于6000份,行驶里程不低于1200公里,受众人数不低于1.5万人,群众满意度90%以上;科普活动不低于6次;开展青少年科普、农村科普、社区科普工作。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根据州科协年度计划指标和《中共泸西县委组织部 泸西县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做好2021年农函大招生工作的通知》(泸科协联字〔2021〕1号)开展农函大教育培训,其中:统办专业600人次、特色专业100人次、田间地头短期培训1000人次。根据《云南省科普大篷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2021年科普大篷车工作计划表》,科普大篷车活动不低于7次,发放科普资料不低于5000份,行驶里程不低于1000公里,受众人数不低于1.5万人。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贯彻落实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开展对县级科技工作者的联络、协调、指导、服务工作,听取和反映科学技术界的情况和意见。
  2.主办和协办影响大、质量高、具有导向性的科普宣传、展览、培训。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展示记录泸西人民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展示泸西科协异彩纷呈的成果。
  3.由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负总责,负责项目投资资金使用的审核把关,财务人员具体负责资金的管理和划拨,严格按要求进行资金的管理使用,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按照合同、付款计划、项目完成进度、合法票据等把握资金投向,按照“集中投放,专款专用,项目到活动,效益到人”的原则,严格执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要求,管好用好资金,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
  项目绩效评价的重点是提高公共项目管理水平、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全面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针对项目生命周期每阶段的特点,采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公共投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公平性进科学、客观、公正、全面的衡量比较和综合判断。通过分析科协2021年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总结项目资金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为指导预算编制和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2.绩效评价对象和范围
  泸西县科协对2021年财政性资金支出进度达50%的项目进行绩效自评,以资金安排使用和预算绩效管理情况为重点,全面涵盖支出2个项目中。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绩效评价原则和依据
  (1)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注重财政支出的效率型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
  (2)公正公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3)分级分类原则。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部门(单位)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4)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2.评价指标与评分标准
  (1)“四本预算”绩效评价全覆盖。对2021年度支出进度达50%以上的项目支出(包括上级转移支付安排的项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地方政府债务项目等)开展单位绩效自评,确保涉及“四本预算”及其他财政性资金项目的支出绩效单位自评全覆盖。
  (2)切实履行部门主体责任。各部门(单位)是本部门财政性资金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部门本级及其下属单位开展单位自评工作,汇总自评结果,加强自评结果审核和结果应用。
  (3)确保评价真实客观。单位自评应做到实事求是,内容完整、权重合理、数据真实准确、结果客观,严禁刻意提高评价结果、弄虚作假。应按产出和效果的逻辑模型,设定产出、效益、满意度等一级指标三个,一级指标下各设定了若干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及其分值。总分一般设置为100分,等级一般划分为四档: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我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泸西县科协专门成立了由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担任组长,2名副主席和项目实施相关单位领导为副组长,县科协3人和项目实施相关单位2人共5名同志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对单位项目支出开展了绩效自评工作,针对在评价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完善。
  2.组织实施
  绩效评价工作具体由分管副主席具体抓落实,单位财务人员收集相关资料,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检查财务会计资料,督促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绩效评价工作。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根据填报的资料情况,对照绩效评价评分标准,泸西县科协项目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并打分,最终泸西县科协部门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99分,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嵌入部门预算,单位编制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相符。部门项目绩效目标嵌入部门预算,加强项目库和绩效目标的编制、审核管理,项目资金通过财政对口科室经项目库挂接才划拨。2021年部门项目数2个,项目支出金额18.55万元。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项目首先根据泸西县财政局预算指标下达通知,泸财预〔2021〕416号)《关于同意安排“下达2020年科普专项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及绩效目标的通知》”红财教发〔2020〕36号专项经费的通知,其次根据省农函大教学计划开展周期性的专业教育培训,提高参训学员生产实用技能,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2021年5月积极完成“泸西县2021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项目1个,支付了3万元,完成了预算资金。9月泸西县2021年科普专项经费,支付了14.17万元,10月支付了1.38万元,2个项目共支付18.55万元,余10.61万元,待下年开账支付。2个项目均都按时按质完成了任务。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1、“泸西县2021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项目,用于制作科普知识读本20000本,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与科普分中心1个。
  2、“泸西县2021年科普专项经费”项目用于开展全国科普日等四大科普活动5场2000余人次;农函大统办招生809人,特色专业115人,田间地头短期培训1015人,开展大篷车科普活动18次2万余人次,行驶里程1050公里;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3.7万余份;泸西29组师生参加首届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一等奖9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7个;谋划申报2022年储备项目13个。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受众人员、受益人口数>=1939、370000,间接产生文化经济效益>=90,间接生态效益>=90。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高度重视绩效管理工作
  成立绩效评价工作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绩效评价。
  (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1.定期汇总存量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资金使用进度,通报预算执行进度,并对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单位各业务科室联动工作,从业务管理的角度,制定项目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实施意见,明确支出责任、项目管理程序、标准等。
  (三)加强督促跟踪问效
  单位领导和业务人员不定期对项目、资金管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项目单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建设。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
  单位没能建立内审机构,涉及相关工作都依附于财务人员完成,形成完成工作后没有评价,无后续监督考核环节。
  (二)在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跟踪问效管理
  争取上级资金等方面存在差距。绩效评价意识不足,绩效管理制度弱化,对建立内部会计绩效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七、有关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
  对本单位当年度的各项工作开展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在以后工作中,坚持做到合理安排预算资金,不断完善支出结构,优化资金使用率,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二)建立绩效评价制度,促进内部信息共享
  针对绩效评价建立和实施的实际情况,单位应当按照绩效评价要求积极开展绩效自我评价工作。单位绩效自我评价情况应当作为部门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报告。积极推进绩效评价信息公开,通过面向单位内部和外部定期公开绩效评价相关信息,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及时可靠的绩效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更好发挥信息公开对绩效评价建设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三)规范财务运行,加强预算支出管理
  严格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在资金支付管理方面,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向财政部门申请用款,在财政部门批复的支出预算资金范围内申请使用一般预算支出经费。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各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资金使用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确保资金支出合法、真实。严格落实会计核算、报销审批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泸西县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泸西县科学技术协会
  2022年4月13日


附件【泸西县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相关表格.xlsx